昨日,本报刊发我市第二医院开设戒烟门诊的报道后,引起了许多读者关注。为帮市民提供更多信息,昨日记者以烟民身份亲身体验了戒烟门诊。
首位求助者五次戒烟失败
昨日9时许,记者来到戒烟门诊部时,主治医生舒医师正在和一位老汉交谈。老汉姓曾,今年63岁,已有40年吸烟史。他年轻时几乎每半小时就要抽一支烟。50岁以后,他咳痰的情况日益加重,多次引发肺气肿。曾大爷说,他从30岁开始五次尝试戒烟,结果都没有成功,最长的一次戒烟记录只有一周时间。
看到本报报道后,曾大爷一早来到医院。让他不解的是,医生只跟他聊了一会儿天,然后就结束了诊治。但他觉得医生的诊断结果非常准确,提供的处方也很详细且具有针对性,这让他对戒烟充满了信心。
戒烟治疗先拉拉“家常”
聊天也能戒烟?对此舒医师解释说,其实聊天是一种调查评估方法。通过调查评估,医生才能掌握烟民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,从而开出不同的“戒烟处方”。随后,记者也以烟民身份,亲身体验了一次戒烟门诊。
聊天开始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家常话,例如月收入多少、教育程度如何等等,看起来和戒烟无关。在答完这些问题后,医生切入正题,开始问及记者吸烟的次数、频率,喝咖啡、喝饮料的习惯等等。不到一刻钟,医生共问了近五十个问题。记者一一进行回答后,医师给记者开出一张处方,上面写明要进行药物治疗。
兴趣易改者戒烟成功率高
舒医师向记者解释说,她开出这张处方,是因为记者在回答问题时提到只抽一种牌子的烟,且除抽烟外无其他兴趣爱好,也不吃零食,抽烟史较长。这些方面的情况综合显示出记者意念转移能力比较低,属于重度烟瘾者,以心理引导方式治疗难以奏效,应先进行药物治疗,再进行心理治疗。而抽杂牌烟的人,比只抽一种烟的人更容易戒烟。
她还告诉记者,非重度烟瘾者,头一个星期戒烟非常重要,所以第一张处方比较详细。在戒烟一个月后,诊所还将进行回访,再根据回访情况开第二张处方。舒医师说,戒烟要有耐心和毅力,必须循序渐进,才能彻底根除烟瘾。
戒烟门诊属非营利机构
舒医师提醒想戒烟的市民,到戒烟门诊咨询时,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回答问题,才能拿到适合自己的处方。
此外,舒医师告诉记者,戒烟门诊属于卫生部门试点项目,属于非营利机构,提供咨询和帮助都是无偿的。不过,如果烟民需要药物辅助治疗,一个疗程的费用大概为1000元。该项治疗费用是由国家卫生部特别规定的,药物主要以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为主。
----相关链接:判断戒烟难易十问题
1.你是否只抽一种牌子的烟?2.你的配偶是否吸烟?3.你起床后一个小时内会吸烟吗?4.你是否有一个时段最想吸烟?5.你多久喝一次饮料?6.你有没有喜欢吃的零食?7.你平时有没有做体育运动?8.包括你自己,家中有几个未成年人?9.你是否尝试过戒烟?10.你每次上网玩游戏是否超过两小时。
(责任编辑:娄勇)